贫民窟(组图

※发布时间:2015-8-13 14:25:2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王海迪

  ,现在洲从事外交工作。喜欢运动和写字。

  文

  王海迪

  2014年初,央视驻古巴的牛姐来海地报道地震4周年。我帮牛姐按照我臆想的惯例约访了官员,但是她在临行前的早上希望我带她去贫民窟看看。其实我很为难,我是个新手,刚刚到海地,人生地不熟,贫民窟又不太安全。但是牛姐的让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女汉子的意思,生怕面子上挂不住,我硬着头皮安排了这次采访。

  办事处的司机家就在贫民窟,他一个月200多美元的薪水让他成为窟里正儿八经的土豪。海地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靠大卡车往山上拉,一车1000加仑,价格在100美元上下,依海拔高低而不同。窟里的人没能力自己买这样一车水,他们只能提着桶去附近比较有钱的区买,一般5加仑1美元。海地的供电不稳定,2014年初的时候每天大概只供12小时的电。即使在有电的时候,他们也用不起,往往在街上搭根线。知道他们穷,又帮不上什么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以支持穷人作为拉选票的战术。

  牛姐采访了这个窟的“窟长”,他告诉我们,他们住的区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私人领地,震后大多数的灾民都住在这样的区域,搭几块勉强度日。绝大多数的大户人家在震后两年就收回了这些地,赶走了灾民。这个窟的人在这已经呆了四年了,他们感觉很幸运。后来我们问到“窟长”震前是做什么的,他说在中学当西班牙语老师。然后我跟牛姐说,妈呀,白给你们当了俩小时翻译,你们自己聊吧……我一个人往窟的深里走,来来往往的小孩看到我这个面孔都觉得我是个什么稀有,围着我转来转去。我掏出身上带的所有的1美元面值的零钱给他们,可是他们不敢要,或许他们在还不长的人生中从来没摸过这么大面值的钱。我突然有点惆怅。自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去超市买点好吃的好玩的带给司机家那个不到3岁的女儿,让他把吃不掉玩不了的东西发给周围的孩子们,我一直觉得这是件攒人品的事。

  2015年初,央视驻哥伦比亚的王哥和顾姐来海地采访地震5周年。实话说,海地这一年有很多变化,为安置最后一批灾民做出了努力,而我也不再是初来乍到的新手,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国家的很多事情。今年我主动他们采访贫民窟,为了保持故事的连续性,我带他俩去了同一个“窟”。那个大户人家已经收回了他的私人领地,豪宅似乎已经在建。窟长搬到了旁边一个简陋的屋子里,他的全部家当就只有,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还有的书。他是天主,震后更是礼拜,一次不落。他的书都是圣经一类的教书籍,他没有老婆孩子,这些书是他全部的寄托。他又告诉我们,他一直没有工作,这间屋子每年要花掉他2德,折合人民币不到3000块,这笔钱是国际移民组织给他的,除此之外每个月还给他1000古德的生活费,折合人民币100块多一点。平时街坊邻居接济给他些食物,今天这家,明天那家,勉强吃饱。

  我站在“窟长”的桌前翻看着他的那些书,看着偶有熟悉的语句。法语那么适合写教圣典,我感受到了那些他一人在孤独的夜里能寻找到的依托,洪水中的救命稻草。门外王哥和顾姐在架摄像机准备采访,周边的孩子们跑来看着我们这帮人陌生的面孔和肤色,脸上露出惊喜。一瞬间,我觉得,幸福跟钱无关,跟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