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旅游业深化推行流量控制制度营造景区舒心

※发布时间:2017-6-28 23:21:2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故宫博物院近日发布新的客流“削峰填谷”措施,拟从今年7月起试行全部门票网络预售,并根据试行阶段运行情况,10月下旬起择机正式实施全网售票,力争在2018年五一假期实现观众分时段、错峰参观,从而有效控制观众流量。

  对此,有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景区探索实施门票预约制度,其更深层次的作用在于通过门票预约、优化游览线、分流疏导等方式,合理控制游客流量,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提高游览质量。控制景区流量、推行预约游览制度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深化的一大亮点。

  国家旅游局对于游客流量控制机制的探索起步于2009年,当年启动了全国重点景区游客流量监测和服务系统的研发工作。

  据介绍,该系统由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并委托旅游信息中心开发,主要包括实时流量、新增游客、驻留分析和游客来源四大功能。2010年在颐和园和八达岭景区进行了系统测试,2013年起陆续在、福建、山东、河南和进行试点,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形成稳定的省级应用模式,并于2014年7月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开发建设和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重点景区游客流量监测和服务系统旨在通过分析手机信令等方式来实现对景区游客流量的动态监测。在国家层面可服务于国家旅游局动态掌握重点景区游客实时流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展示,为重大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开展疏导、预警工作提供支持,也有利于省级旅游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和管理,为景区流量控制、游客分流、安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支持。

  国家旅游局在获得大量一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旅游法第45条“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等相关要求,于2015年1月1日发布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并于当年4月正式实施,要求各旅游景区主管部门尽快完成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及公布工作。

  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收集汇总各方资料,向社会统一公布了184家5旅游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并要求景区及时出台最大承载量控制措施。截至2015年底,全国大部分4以上旅游景区均完成了最大承载量的核定与发布工作。

  为进一步获取景区有效信息,实现对国内重点景区的动态,2016年8月1日,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上线试运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该平台视频方面已经接入全国31个省份617个景区2180视频图像(其中5景区实现全覆盖);平台对接方面,已与四川、、安徽、福建等重点省(直辖市)完成对接;国家旅游局内部系统整合方面,已整合导游管理系统、旅游厕所管理系统、假日旅游统计系统、12301投诉平台等19个系统。通过平台,国家旅游局可实时掌握重点景区假日期间人流密度情况,指导景区高峰期分流工作,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保障游客安全。

  去年出台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旅游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容量达到最大承载力的旅游景区,实行预警提醒和性措施。完善旅游预约制度,建立景区游客流量控制与容量联动机制。

  在今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其中包括启动旅游大数据工程,建设旅游景区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系统,完成4景区数据接入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全覆盖等三方面工作。

  “针对长假期间重点旅游景区游客爆满、安全保障压力加大的特点,我们特别要求各地景区认真实施门票预约制度,制定游客流量管控措施和制定高峰期游客分流应急预案,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全力做好高峰时段旅游服务。”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抓景区流量控制,国家旅游局有硬措施。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在全国旅业开展“景区流量控制治理行动”。各地旅游部门将督促旅游景区核定并向外公布游客最大承载量,制定流量控制方案,对景区重点区域流量实行分级管理,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游客的数量进行控制。在人流集中时段采取疏导、分流措施,游客游览安全。

  各地旅游部门还将督促加强段管理,实行专人值守。在地段、重点游览线、特殊时间节点上,组织、景区工作人员,实行专人值守,引导游客单向游览,形成循环旅游线,有序分流。各景区道、登山台阶要设置红色警示线,提醒游客注意登山安全。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督促旅游景区建立客流预报预警制度,在景区入口处要设流量警示牌,公布进入景区人数、重点区域人数、重点线人数以及相对应的最大承载量,公布景区停车场最大容量、进入景区车辆数。“旅游景区要制定超过最大承载量应急预案和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相关人员。”

  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水平在积极推进景区流量控制机制的同时,国家旅游局还积极引导智慧旅游平台和智慧景区建设,有效发挥现代科技在景区综合管理和游客服务中的作用。

  为提升智慧管理水平,浙江省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于2016年4月投入使用,平台依托该省电子政务云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结合GIS地图,对景区重点部位视频、景区安全隐患监测、全省旅游资源分布、行业运行分析等进行可视化展示,正式浙江旅游“大数据时代”。

  安徽省旅游局针对当前旅游大众化、行趋向,大力推进旅游+互联网,突出旅游监管智慧化,加大投入,加快建设。2016年,安徽省旅游局启动了安徽省旅游产业监测中心项目建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全省旅游产业进行实时和科学分析,为适时调控全省旅游提供支持。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刘洪利指出,节假日期间,交通和景区拥堵是多方面造成的。一方面,一些景区及其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疏解车流人流的通道建设相对滞后。当地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交通基础设施,提高车流人流的承载和疏解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旅游业的整体供给。应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丰富供给、提质扩容,以分流传统景区的游客流量。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旅游局将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国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情况的监测力度和调查研究。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和督促全国其他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核定和公布工作,依法推动各景区主管部门实施最大承载量控制措施,推动景区提升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此外,还将进一步推动旅游智慧化与门票预约、导游导览、容量预警、信息发布等内容的深度。(记者王洋)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你就60秒!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