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土家族民歌资料整合

※发布时间:2018-5-19 23:37:1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词与乐曲结合而构成的同一体民歌,他是文学与音乐交会的产物。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属于语言艺术它表情达意、被人;土家族民歌的乐曲以声音的外化形式,产生了美的抒情效果,直接作用于听觉,创造性的了土家族民歌的抒情内容。歌词与乐曲的结合塑造了音乐形象,丰富了土家族民歌,因而使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

  土家族居住的湘、鄂、渝、黔比邻地区,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西抵贵州梵净山和乌江,东接彝陵和江汉,北接巫山长江,南控兰澧芷沅,方圆约10万平方公里。

  (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聚居的土家族人口较多,州内其余三县市也有部分土家人居住。

  (3)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70万人口51%是土家族,而且湖北省宜昌市有土家族聚居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4)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等五个县市,土家族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较大。恩施、建始、巴东等三个县市的土家族人,多聚居在清江之南,呈现出鄂西南土家人聚居偏南,汉人偏北的局面。

  (5)东南部的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聚居的土家族人较多,其中,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人口数为全县总人口的5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人有一些与苗、汉人杂居。

  (6)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也是土家族主要聚居地,有沿河和印江两个自治县,其余各县也有大量分布。(百度百科)

  自清雍正年间以来,汉族陆续迁入湘西、鄂西,和土家族杂居,汉族带去的三棒鼓、渔鼓、花灯、汉戏、辰河戏、梆子戏等,已为土家族所喜闻乐见,并在民间流传。中华人民国建立后,民族学院分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曾组成的土家族文艺调查队,编写出版了《土家族文学艺术史》(1960),以后相继出版了《湘西民间歌曲选》、《恩施地区民间歌曲选》和《湖南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土家族较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器乐曲《喜迎火车穿山来》、《八哥洗澡》,歌曲《土家唱起幸福歌》、《大河涨水小河满》等。

  在优美的地理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土家族先民们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歌文化”。农耕时代,民歌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粮。

  土家族生活在大山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乃至情感上的交流,都十分困难。大山,隔河相望,难得一见,不得不以呼喊和唱山歌的方式来表达。于是就产生了山歌,其歌词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变化多样。比如,谈情说爱唱“情歌”、倾诉苦情唱“苦歌”、上山打猎唱“打猎歌”、孤独寂寞唱“咏叹歌”、比能赛智唱“盘歌”、女儿出嫁唱“哭嫁歌”、红白喜事唱“开席歌”、“劝酒歌”、正月里来唱“说春歌”、修房造屋唱“福事歌”、“上梁歌”、百年归天“打绕棺”、“唱孝歌”……。更有那套打锣鼓的“薅草歌”,此起彼伏,催人奋进;开心逗趣的“扯谎歌”,让向神往,捧腹大笑。真可谓,“婚丧嫁娶设歌堂、喜怒哀乐都是歌”。(百度百科)

  (1)山歌:土家族山歌在语言上有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两种;在声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结构上有“一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之 别;在内容上有情歌、古歌、礼仪歌、生活歌、苦情歌等。

  (2)薅草锣鼓:又称薅草歌、合音锣鼓、挖土歌等。在集体薅草、耕田或挖土时,由2人或4人在劳动队伍前鸣锣击鼓歌唱。薅草歌的歌腔有3种形式。乐段式歌腔:流行于湘西各县。由一个上下句组成的基本曲调唱多段词,富于朗诵性;两段式歌腔:流行于永顺和平地区。由两个不同曲调和节奏的乐段组成。第一段由锣鼓引出紧打慢唱的歌腔,曲调高亢悠扬,节奏,旋律富有装饰性;进入扬歌部分,节奏明快有力,曲调近似龙山坡脚的薅草歌。用多首民歌连缀成套的歌腔:通常用5、6首至20多首个区组成。桑植东北部的一套曲调达24首,其名称为“边晃花开”、“一树花儿鲜”、“太阳当顶上”等。薅草歌有领唱、齐唱和4人各唱一句等唱法。伴奏乐器少则用一锣一鼓,多则加马摞兴镲、二镲、唢呐等。

  (3)劳动: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能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劳动,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

  (4)摇儿歌与儿歌:龙山的坡脚、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语唱的摇儿歌,曲调由上、下句组成,节奏平稳。普戍县的摇儿歌有羽调式和徵调式两种,旋律多级进下行。来夙县卯洞的摇儿歌与龙山县近似,用汉语演唱。儿童们在娱乐放牧时喜唱儿歌,一种用汉语唱的儿歌是在童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调单一,多为二声腔;一种用土家语唱,曲调与土家族吹管乐“咚咚喹”的曲牌相同。

  (5)风俗歌:土家族民歌的产生大多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有关,著名的音乐家巴托克曾经说过,每一首民间音乐中都含有一定的任务,和其产生地区的风俗、生活习惯等有关系。百姓在生活、劳动中歌唱和演奏,成为音乐的支配者,这就是所谓风俗,是传统的,民间的、民族的。土家族的风俗歌曲在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事件中有不同的风俗歌曲,结婚有哭嫁歌曲,丧事有哭丧歌曲、过节有庆祝节日的歌曲等等,其中在土家歌曲中最有名的有哭嫁歌曲,其中讲述了土家族的婚俗史,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一定要唱一唱哭嫁歌曲,将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进行表达。 (中音网)

  第一,土家族民歌表达的内容比较含蓄,多使用大量的比拟手法。如《马桑树儿搭灯台》,用钥匙和锁来代表夫妻,巧妙地运用移情拟人的手法,有效地提升了语言的感染力,表达了夫妻之间不变的感情。

  第二,民歌歌词中多用衬词,表现出极高的艺术语言美,使得歌曲悠扬、婉转、俏皮。如:《郎从门前过》中的吆、吆喂等。

  第三,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多写生活,歌词既有长篇叙事诗,也有短小口语化的生活歌。长篇叙事诗由七言四句为一组延伸而成,歌词讲究韵脚、韵律,常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地理风貌、民情风俗,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土家民歌从歌词的文字结构上看,有五字或七字的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结构,其中以七字四句式结构为主。第一句起韵,第二句应韵,第四句收韵。遵循了七言汉诗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山歌自从口中出”,所谓的“见木说木,见物说物”,生活情趣十分浓厚。这也就是山歌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其价值之精髓也仅在于此。

  第四,土家族的歌词很有内容,具有励志、教育的意义。如:《冷水泡茶慢慢浓》:“韭菜开花细绒绒,有心念郎不怕穷,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歌词很简单,就如同佛教谒语一样,聊聊数语,可以做到不立文字直指。和中国传统的文学一样,土家族民歌具弦外之音,让人回味无穷,体现出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

  土家族民歌的曲调是优美而感情真挚的,地方风味十足,节奏里穿插着厚重的民族风格。一般的音例是so、la、do、re、so。以这几个音例为基础,加上迂回润色,从而形成了动人的、十分有特色的旋律。曲式结构大多是四句式,一般是将二句式通过重复和变化的重复形成四句式。也有五句式的土家族民歌,大多是将第四句重复或三四句变化的重复。在土家族及祭祀歌曲的结构上,大多有引腔、收腔的结构成份。土家族民歌是五声音阶体系,节拍为偶数拍子和奇数拍子混合两种。音调以窄小声韵为主,偏重小调色彩,偏爱级进和窄音程的旋法,节奏一般比较舒缓中庸,唯跳丧的节奏跌宕多变。如《哭嫁歌》五声音阶调式,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唱哭结合的艺术。

  在曲调变换中,同音交替、同音重复比较多。而且,旋律主要是靠同音重复得到延伸。同音的交替重复也是要依靠旋律的变化、重复。如有的民歌因为有了雕饰主音上方大二度音,所以,使得该作品的旋律曲调更明朗,进行时,每个音重复的次数也就增多,同音连缀在一起的旋律结构总是连续交替出现,使旋律得到引申。

  土家族民歌曲调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以三音腔为基调,旋律变化由歌词推动,一句乐句即一句歌词,乐句的长短与旋律起伏相对应。所以土家族民歌曲调淳朴、简洁,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感很强。(百度百科)

  土家族民歌的节奏,有偶数节拍和偶数奇数混合节拍两种。尤其偶数节拍较为多见,这种节奏的特点是舒缓,没有仓促、感。如《山歌阵阵送别情》的节奏是中庸性的短长行,舒缓。

  摆手歌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厚的祭祀色彩,歌随舞生,舞随歌名。摆手歌的内容广泛,有民族迁徙定居、自卫抗敌、开荒生产等。各地歌腔、曲式不同,永顺县为一句式,龙山县为上下句式,保靖县为句式。此外还有一种吟诵性的句式,流行较广泛。但不论哪种句式,都有着节奏鲜明、生动的特点。

  劳动是湘西土家族人民劳动时常唱的歌曲。往往由一个领唱唱实词,帮腔的唱虚词,以达到鼓舞士气、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歌曲节奏有力、粗扩豪迈、自然朴实。而节奏还是固定的,周期反复循环。短小简朴,重复性,就是其节奏特点。如:拖木分二声、三声、四声及间接4种。三声是由于领唱、齐唱用三句不同曲调而得名,节奏平稳。四声只有8小节,领唱、合唱各有4句不同的曲调,音调激越高昂,节奏短促有力,用于拖木的关键时刻。

  薅草歌的歌腔有两种形式。乐段式歌腔,由一个上下句组成的基本曲调唱多段词,富于朗诵性,节奏铿锵有力;两段式歌腔,由两个不同曲调和节奏的乐段组成第一段由锣鼓引出紧打慢唱的歌腔,曲调高亢悠扬,节奏,旋律富于装饰性;进入扬歌部分,节奏明快有力。

  土家族民歌的节奏特点主要就是:低回、洒脱、有力而不失舒缓。体现出了土家族人民丰富的感情及朴实、直爽的性格。(中音网)

  《黄四姐》是在恩施州广泛流传的土家族民歌经典,它以喜花鼓的明快节奏和生动欢乐的情爱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馈赠定情信物的情节,被誉为中国民歌中鲜艳盛开的奇葩,经历百年而不衰。解放后曾多次被省州县文艺工作者改编,1980年后曾被灌制成录音带在全国发行。随着时代的变迁,《黄四姐》的歌词不断的演变更新,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和蓬勃的生机。

  喜花鼓《黄四姐》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引起了的关注,代代土家人千锤百炼地演唱,逐渐变成了“花鼓戏”,最终形成《黄四姐》、《闹五更》等30多首喜花鼓民歌,其中以生动、欢快、隽永的《黄四姐》最为优秀,成为逢宴必唱的歌曲。

  由于《黄四姐》易记、上口、幽默、风趣,乡亲们有时在田间地头也即兴唱起《黄四姐》。从第一代传人黄齐兴到现在的黄界、黄定、黄平等,《黄四姐》已有八代传人。

  “(男唱)黄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给你送根丝帕子。(女)我要你根丝帕子干啥子?(男)戴在妹头上,行又好看,坐着有人瞧,我的个娇娇舍。(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这么多。(男)东西送得少些舍,你不要这么说……”

  优美衬词的烘托,洒脱泼辣的抒怀,唱白夹杂,歌舞并举,构成了《黄四姐》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建始县多年从事音乐研究的文世昌说:“《黄四姐》属平腔唱法,词曲通俗,演唱形式简单,容易被群众所接受,歌词具有动人、热情、奔放的艺术感染力。”歌中巧妙运用虚词,如“啥子儿”、“要得嘛”、“哦”、“哇”等,与曲调结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使民歌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突出土家族的特点。优美的山民歌题材,边唱边跳边创作的表演形式,美妙隽永的虚词活用,构成了《黄四姐》无与伦比的艺术特点。

  《黄四姐》有三种传承方式:一是家族传承,二是乡亲传承,三是文化人士挖掘传承。以三里老村黄家大屋场为中心,由彦高公和黄四姐父女的数代直系代代演唱相传,黄家屋场附近3个村民小组的黄氏村民人人会唱《黄四姐》,演唱风格各不相同。(百度百科)

  《一人一花》是阿朵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阿朵作词,彭钧作曲。于2011年10月24日发行。这首土家语结合汉语的双语单曲大走World Music风格,主打纯爱、感人线。这首歌整首歌词,字面上以花开花谢映射爱情的美丽,但更深层面上,则满含了阿朵以花的简单一生为喻,寄望歌词能传递“坦然面对人生一世”的禅意主题。

  《梯玛歌》是土家族长篇史诗,主要分布在湘西酉水流域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它以“梯玛日”仪式为传承载体,世代口碑相传。其篇幅浩繁,长达数万行。它以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庞大艺术载体,表现、人类繁衍、民族祭祀、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广泛的历史内容和社会生活内容。被誉为土家族的“民族史诗”。(散文吧)

  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梯玛是“天人合一”、“人神合一”的统一体。在梯玛文化事象中,他可以与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称兄道弟,他可以把蜜蜂,蜻蜓、蚂蚁、喜鹊、雀鸟、麂子、野猪、熊呀虎呀这些家伙请来试他的保郎桥。他可以与土地神象老朋友一样拉家常,他可以到天河潭与岩上歌娘、岩下歌仔唱“三十六天故王坡”盘歌。让人感到天地之间若毗邻,之间皆相亲。

  《梯玛歌》也是原始教的“活化石”,是一部以灵魂为主旨的招魂曲。祖先、自然是原始教的基本特征。梯玛这种文化事象自始至终以歌舞事神,带有浓厚的表演色彩,在娱人娱神的歌舞过程中起到了抑恶、劝人的作用。

  土家族《梯玛歌》对抑恶、传承土家文化、传承民族都起到了独特作用。在梯玛歌舞中,还辅以上刀梯、下油锅、踩火铧、口含烧红的铁耗齿等绝技绝活,更加显是神秘。

  但因它是以土家语为传承载体,随着土家语大量流失,龙山县以土家语为传承载体的《梯玛歌》更显得弥足珍贵。更富魅力,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对《梯玛歌》的抢救确实迫在眉睫。龙山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内溪乡、靛房镇、苗儿滩镇、隆头镇、贾市乡建立了传习,并将《梯玛歌》陆续整理成书,以利永续传承。(中国民族教网)

  土家族历来有“歌丧哭嫁”的风俗。姑娘出嫁前夕要唱哭嫁歌,只有一个较长的乐句,曲调级进下行,句尾随着哭声自然向上作六度或七度大跳,反覆哭唱。来夙县卯洞的哭嫁歌旋律性较强,节奏规整,委婉深情。唱词多为7字1句,两句一段,讲究押韵。哭嫁歌有新娘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两种,亦称“姊妹哭”。新娘先唱,陪哭人从句尾,一起一落,自然形成两个声部,是土家族民歌中少见的一种民间复调歌曲。(散文吧)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

  《哭嫁歌》的哭唱形式程序则根据出嫁的进程来划分的,分为:“一人哭唱”和“两人哭唱” 和“哭团圆”三种形式,“一人哭唱”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等。如“哭父”:

  “两人哭泣”称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唱,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也有二人对哭唱的)自然地形成摹仿式多声部音乐。寨里的亲友每晚都要来陪哭,非亲非友的少女们也互相邀约,成群结队来“打坡”(土家语,即参加学哭嫁),如姐妹对哭唱:

  土家族民歌形象生动,情意真挚。由于它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了土家族的风土人情、伦理、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和习俗活动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有较高的人文研究价值。土家族民歌由人民群众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素材和文化信息,它们是艺术的养份,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也是先进的文化艺术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土家族民歌对年轻人不仅起着传授劳动技能、规范行为的教育作用,在文化上还起着起着传递,保存的作用,因此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百度百科)

  土家族的山歌不像作曲家的歌曲一旦完成即便定型,它是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是在不断的口耳相传中衍化与完善的,它的艺术风格也是在这种传承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土家人民既是创作者、歌唱者、演奏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同时也是者。这种六位一体的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传承过程,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地理、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教、民风民俗等自然与文化背景中完成的。而其中对土家族音乐艺术影响最为明显的乃是人们赖以的条件——地理、生产方式与民风民俗。操作方式是一代代口传心授,一辈辈衍展传递,并由口头语与符号的操作方式而传承。音乐语言的口头传承主要是师傅所授,习学者从其音响去,体验音乐语言中的美及音高的准确;从气口、气息、语气、句法去获取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强弱关系,把握音响变量;从方言音色、发声方法上操作,掌握土家族音乐特点。他们与听众直接从声音交感,而听众也具有一种性的态度,他们不以某种固定性或封闭性的情绪期待、创作与欣赏行为方式约定,而使一切都是合理的。(百度文库)

  2010年10月18日,中国民间文艺协会授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称号,并于10月18日举行授牌仪式。

  沿河土家族山歌曲调优美动听,旋律质朴无华,情感真挚热烈,内容丰富,取材多样,构思精巧,语言清新,几乎乎覆盖了当地生产、生活的所有内容。“山里人、爱唱歌,不唱山歌不快活”。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土家山歌,沿河自治县委、近年开始将其作为主要的文化品牌加以打造。2010年4月,该县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由中国民协副余未人、副秘书长赵铁信等组成的专家组,前往沿河实地考察。

  专家组认为,沿江建立“中国土家族民歌”,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符合中国人民政协“文化名镇”的命名条件。10月8日,中华人民国正式批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民歌”称号。(新浪博客)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