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发布时间:2018-3-11 16:48:0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原标题: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中指

  《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新制定的 《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其中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计划。《计划》指出,要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日,通过主题班队会、活动等途径,开展人格和社会关爱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认同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形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了解传统节日、发展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成为了摆在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学校的发展需要继承与创新,紧跟时代需求,确立新时期的育人目标。大兴九小在闫学英校长的带领下,确立以“做高雅的中国人”为大兴九小育人目标。其内涵是师生学做具有“善良、勇敢、担当、大气”等品质的人。

  在育人目标中,核心是培养人,培养中国人,培养具有高雅素质的中国人,也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围绕育人目标,学校开发了1+5课程体系,1是指以国象课程为龙头,5是指由此提炼出来的养德、启智、健体、育美和实践课程。明确工作思后,大兴九小以“节日文化课程”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节日文化,融入学校五大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之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兴九小开展传统节日系列课程,针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重点节日,已经开展了春节课程、元宵节课程;将传统节日作为学校的德育系列课程,每学期有重点落实开展。以后还将开展国庆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重要传统节日课程。每个节日课程都紧紧围绕:研制任务单——学生实践——分层展示——固化这四个阶段层层推进。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大兴九小自2015年起,在闫校长的带领下,在小教研柏东河主任和教育学会程舟主任的指导下,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大背景下,精心设计开发了“春节实践活动课程”。

  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分低、中、高年段以“心灵手巧画(话)春节”、“诗情画意诵春节”、“喜气洋洋庆春节”为主题制定学习任务单。美术教师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春节的美,画出你眼中的春节;数学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是算算我的压岁钱,回校之后和大家交流压岁钱的用处;音乐老师让学生自学一首祝福歌曲,在大年夜送给家人,增添节日气氛;科学教师则根据现在的空气质量状况,让学生调查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的情况,通过调查记作科学,大家少放或不燃放鞭炮,绿色。各年级学生通过调查、、参观、实践体验等多种实践方式,走进社会、走进家庭,最后形成多种多样的实践作业。

  活动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在观察、走访、查阅资料中了解春节文化,民族,更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寒假期间学生充分实践春节课程的基础上,大兴九小的春节实践展示层层推进。先是班级层面的展示,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展示学生的优秀实践作品,同学们互相分享春节知识与实践感受。每班评选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并颁发品。

  接着,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个年级组织一次“春节实践课程展示”,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在展示课上,学生通过朗诵、创编相声小品、演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照片视频,以及自己的活动感受。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展现出学生春节实践的丰厚收获。

  为了固化学生的实践,大兴九小将学生的实践作业结集成册,出版《春节文化 文化春节》低、中、高三个阶段的集。这既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肯定,又是学生实践的进一步展示分享,还是下一次实践活动可借鉴的宝贵资源。学生们通过实践获得的亲身体验和积累的经验,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一定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

  2016年寒假前,在春节文化课程的基础上,大兴九小依托“春节实践活动”的框架,在全校开展了元宵节知多少,晒晒我家年夜饭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做细、做实、做全,让学生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与精深。

  本学期大兴九小主要开展重阳节主题实践课程,它是大兴九小传统节日文化系列课程之一。重阳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孝老敬亲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以“重阳节”这一中华传统为契机,从增强学生的体验入手,开展“童心映夕阳携手共”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发掘节日内涵;将节日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开学初,学校组建“重阳节文化课程”研究团队,由校长任组长,年级组长和学科组长为组员,德育处负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科特点研制《重阳节实践活动任务单》。

  低年级:知道重阳节是孝敬老人的节日,对家里长辈说一句的话,为长辈倒一次茶、盛一次饭,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腿等。实践作业:拍一张为长辈做事的照片,配上自己的一句话,重阳节送给长辈。

  中年级: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故事等。了解长辈大致生平,他们的兴趣爱好及愿望等。实践作业:做一份与重阳节有关的手抄报,重阳节古诗,亲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长辈。

  高年级:搜集重阳节的来历、风俗,理解有关重阳节的古诗,策划组织一次与家里老人共度重阳节的活动,饮茶逛街、登高赏菊、DV、写感受和同学交流。实践作业:学做重阳糕,做一份与重阳节有关的手抄报(绘画),在班级里交流,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进行汇报。走进社区参与敬老爱老活动。

  九月初,大兴九小利用升旗仪式,德育处向全体学生发出开展“童心映夕阳 携手共”活动,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传说、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等相关知识,制作一份“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手抄报。用不同方式向长辈送祝福,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真实的体验过程。

  九月中旬,大兴九小邀请赫英忆老师来校,举行“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 ,赫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传统节日文化,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重阳节文化的认识。

  9月29日,大兴九小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老年活动驿站,陪老人聊聊天,为老人捶捶背,打扫卫生,给老人唱歌演节目。参加社区组织的重阳节文艺汇演,关爱老人,为老人送去温暖。

  在学科教学中,重阳文化融入课程。美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画重阳,通过爱心小任务的环节,画菊花,展示自己不同的作品,为老人献上自己的礼物。音乐教师联系教材中的重阳歌曲,指导学生唱重阳。劳动教师在课上教学生学习制作菊花。语文课学生一起诵重阳,表达自己浓浓的敬老爱老之情。

  各班举行“童心映夕阳携手共”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进一步展示自己的收获。诗词吟诵、创编课本剧、小视频、制作孝心卡,汇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班师生一起设计重阳节主题板报,举行“重阳节班级文化”展示,由各班员班级布置内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搜集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等多种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班级汇报展示的基础上,学校利用升旗和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分年级展示自己的实践。在说一说、演一演、讲一讲、诵一诵过程中分享实践收获和感受。

  中华文明的精深育化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兴九小的节日文化的德育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今后,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梳理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的节日文化课程,形成较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节日文化框架,融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每学期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传统节日按照指导的框架,实施大兴九小节日文化课程。逐步将中华传统优秀节日文化落实到课程之中,让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传统节日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习俗,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传统与现代结合,利用大数据,采用项目式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方式,从多角度挖掘节日文化的内涵。例如,重阳节可以布置高年级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网络调查了解中国存在的老龄化情况,空巢老人的状况等社会问题,通过绘制表格和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

  习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如何学习、传承、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让它们在新时代重现活力,是我们学校教育的责任和光荣的,也更坚定了我们把节日课程做好的信心。我们愿意在专家的指导下,在同仁的帮助下,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与传统文化紧紧结合,与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生命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