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教育教学】邱娟娟:《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9-1 22:52:0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邱娟娟,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语文教师。曾多次获得宝塔区“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在全区中小学学科赛教中获小学语文组一等;获校级“教师”称号;宝塔区第十九届党代会代表。

  3、情感目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连心的深厚情谊。

  ),品尝了新疆葡萄沟香甜的葡糖干,(幻灯片出示葡萄沟),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云南西双版纳,看看在那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幻灯片出示泼水节)。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学生汇报。

  师:每年当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这个节日就是——泼水节(师板书)

  师:课文中所描写的泼水节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记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难忘的)

  师:这次泼水节为什么难忘?它到底特殊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感受一下那里的泼水节!

  师:孩子们,想参加泼水节可没有那么容易!你们先要和傣族小朋友比赛,赢了才可以去呦!你们有没有信心?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双版纳!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你看到什么了?(凤凰花)这是怎样的凤凰花?

  我们已经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齐读)2

  (1)师:孩子们,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呀?说一说原因。(板书:周总理 傣族人民)谁来了?(周总理)谁来读这一段?(指名读)

  (1)师: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条件艰苦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能不高兴吗?能不激动吗?让我们也加入这行列,看看人们是怎么样欢迎周总理的。

  (2)交流:傣族人民是怎么迎接周总理的?①“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男生齐读)

  A、你看到了什么?你在哪里见过“鲜红的地毯”?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情况下会用“红地毯”?凤凰花又香,又美,而傣族的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来欢迎周总理,这说明什么?

  B、从“地上洒满的花瓣”“鲜红的地毯”,你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热情了吗?指名读读课文里的句子,齐读。

  师:你们刚才从视频中感受到人们的热情,能不能从你们的朗读中,让老师也感受感受。男女生读,齐读前三句。(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前三句)

  (2)师:这是对周总理的什么描写?谁来说说老师的服装?周总理平时怎么穿?他为什么要这么打扮呢? (课件出示总理平时的衣着图片和今天的进行比较,体现总理对少数民族的尊重以及他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人。)

  师:周总理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也被感染了。他情不自禁的——(指名读“他接过…..)齐读(做接鼓、敲鼓的动作读)

  (2)师:开始泼水了,总理向人们泼洒祝福,那么这些人按年龄不同,可以分成哪些人?指名说一说。

  (3)师:总理将一盆盆清水泼洒在老人、年轻人、孩子们身上,祝福他们什么呢?傣族人民将一盆盆清水泼洒在总理身上,又在祝福什么呢?根据课件提示,小组讨论,说一说。

  (5)课件示“想一想,说一说”, 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师:是呀,清清的水,泼呀,泼呀,总理和傣族人民泼出的仅仅是水吗?你体会到了什么?(总理和傣族人连心;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人;体会到了总理爱人民,傣族人民爱总理。)

  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到来,所以(学生接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到来,所以(学生接读“多么令人难忘哇”)。孩子们你们幸福吗?你们难忘吗?让我们带着幸福、带着难忘之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七八自然段

  1、请孩子们利用书籍或上网,搜集各民族的节日风情,风俗习惯。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和同学交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