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故事]高铁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9-3-9 4:48:1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周冰 季建业央广网里约热内卢12月9日消息(记者刘源源 于中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2004年从国外引进动车制造技术,到今年乘着实施“一带一”战略的东风,“中国制造”轨道客车首次出口南美市场。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十年磨一剑,依靠团队,打出了“中国制造”的响亮“名片”。

  11月10号,随着一辆满载中国制造的电动车组在嘹亮的汽笛声中到达巴西里约热内卢港,中国中车集团宣布,为巴西里约奥运会生产的全部电动车组如期交付,即将上线运行。这是“中国制造”的轨道客车首次出口南美国家。

  望着眼前一列列崭新的“中国制造”,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巴西里约电动车组项目总经理赵耀不胜感慨:“我们这个车走的是美国标准,连美国都没有制造过。”

  赵耀,白皙的面庞,带着一副大眼镜,这个个头不高,看起来有些文弱的女子,却是负责这个上亿元项目的项目经理。

  巴西电动车组即将交付前的一个月,是赵耀最忙碌的日子,办公桌上的几部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来自巴西的越洋电话、生产现场的电话、远洋公司的电话……赵耀像一个拧紧了发条的陀螺,成天飞快地转个不停。

  巴西人对车的技术要求非常苛刻。第一批车的车体强度标准,是目前国内城铁设计标准的4倍、欧洲的2.5倍。赵耀说,最大的困难是车体的强度问题,车是363吨,需应对纵向撞击。

  2009年,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在巴西争取到了这个订单,这也是公司首次进入南美市场的开篇之作,压力可想而知。

  里约濒临大西洋,终年高温,如何让车厢内一年四季都能保持对方要求的20到23摄氏度,项目组特别设计了防锈大功率空调。所有的起雾实验都做过,所有的窗户都用有机玻璃制成。

  赵耀说,高铁城轨最过硬的部分是走行部分,而走行和车体则是公司技术上的强项。车体主要是焊接工艺,但是走行部分就是转向架,就像心脏和大脑,绝对是国产化的。

  为了如期交工,更为了把“中国制造”做成“响当当”的品牌。公司焊装车间几乎没有休息日。白天,生产线上几百把焊枪“滋滋”作响;夜晚,一道道蓝色弧映着金色火花,把车间照得透亮。

  身穿防烫工装,满脸汗水的焊接大师李万军和机械手谢元立,正带领着全厂选拔出的精兵强将日夜奋战。

  他们介绍,、伊朗单层是最早的。巴铁、巴西、沙特、现在还有一个伊朗二正在做。产品要求内部质量非常高,有个接头的话,内部检测的超声波探伤出现一点问题都得叩开重焊。有的时候蹲着操作,有的需要特殊姿势,确实有的是需要屏住呼吸,手工操作如果呼吸不稳定的话就造成运调的不均匀。

  对动车组质量近乎完美的追求不仅是一种标准,更是一种态度。焊装机械手谢元立说,把标准件当做艺术品。焊工上岗前就需要具备欧洲的精细品质,包括大工匠都要逐步强化,这样才敢说每一条焊缝都不会出问题。

  团队最忙碌的日子,加班工作到半夜是一种常态。谢元立说,晚上加班闭上眼睛还感觉眼前有弧光。“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说句不夸张的话,衣服脱下来都能拧下来水,因为厂房最高温度能达到三十七、八度。

  趴着焊、蹲着焊、仰着焊……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谢元立感慨,一个人造成的缺陷,一千个人也不一定能找出来。作为一线员工来说,要把自己做到尽善尽美,做到精益求精,那就是为国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