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验收“一带一”建设阶段性成效 30家企业入选“跨国领军和成长企业

※发布时间:2018-4-14 8:51:0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自2013年秋天提出以来,“一带一”已逐渐从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华景象正在重现。

  4年多来,作为连接南北丝绸之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成都积极融入“一带一”,不仅是践行者,更是受益者。这座曾经的内陆腹地城市已然从中国对外的后方走到了前列。

  如何“量化”这种变化?以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为例,截至2017年底,已可直达“一带一”沿线列,国际铁港渐成气候;同时,双流国际机场开通的国际航线条,“空中丝绸之”还将不断织密。

  所谓道通则百业兴。越来越多的成都企业走出“”,截至2016年底,成都累计备案境外投资企业达500余家,累计备案投资总额近100亿美元。

  据《成都市融入“一带一”国家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五年(2016~2020年)行动计划》(后称《五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成都要初步建立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走出去”发展格局,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建设,不断提高本地区型经济发展水平。

  就在上周,成都“一带一”跨国领军和成长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新希望等30家企业入选。据悉,这是成都首次对企业参与“一带一”建设情况进行评定。

  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评选的目的,在于形成“勇于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融入‘一带一’”的社会氛围,加快培育总部扎根成都、业务覆盖全球的本土跨国企业。同时,树立行业标杆,也有利于为其他本地企业积极关注海外市场提供借鉴。

  2000多年前,伴随着悠扬的驼铃,蜀锦、川茶等商品流向西亚、欧洲等地。如今,又一批“成都制造”“成都建设”“成都服务”踏上了新时代的“凿空之旅”,走出了一条比张骞们更宽广的道。

  “仅2016年,成都新备案境外投资企业(项目)149个,同比增长39.3%,备案投资总额4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4.7%。”成都商务委员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建设不断深入,成都企业“走出去”呈蓬勃之势。

  不过,尽管已经有不少企业选择走出,但本地化、法律问题、风险防控等难题不容小觑,要想在“他乡”取得良好发展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审视自己在“走出去”过程中制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同时也为了让部门更清楚地了解企业“走出去”情况,自2017年3月起,成都市商务委、发改委、经信委、农委、国资委五个部门联合开展“‘一带一’跨国领军和成长企业评定”,测试企业“一带一”融入度,吸引了近百家企业咨询和报名。

  同年5月,包括行业专家、会计师、律师等在内的十人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正式启动对经过筛选的48家企业的测评打分。

  在评分细则中,境外经营业绩评分指标占40分,包括2014年~2016年累积境外投资额和营业收入;境外业务拓展及规划评分指标占30分,包括境外业务发展规划,2014年~2016年在境外开展的项目、成立的分支机构以及国际化发展团队建设情况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经营业绩这类客观指标外,评审专家还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产业带动力、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等进行了综合评估。

  “这两项指标不能通过‘实打实’的数字反映,但它们对于企业如何‘走出去’是一种良性的引导。”评审专家表示,“虽然两项加起来最高只有5分,但应该考虑进去。”

  作为本次评审的组织方,成都对外经贸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成都首次评定“一带一”跨国领军和成长企业,成都也是全国首个推出“一带一”跨国企业评定的城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项工作及其标准的制定具有示范作用和标准作用。”

  经过近一年的评审,上周,成都2016年度“一带一”跨国领军和成长企业评定结果终于揭晓:新希望、天翔、通威股份、华西集团等10家企业入选“领军企业”;八益家具、新筑桥、力方科技、老房子餐饮等20家企业入选“成长企业”。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7年,新希望集团便开始进行海外业务探索,1999年,在越南投资兴建第一家饲料公司,自此开始了国际化旅程。

  作为最早一批走出国门的民营企业,新希望集团现已在30个国家拥有超过600家公司,员工逾7万人。近两年,其更以“一带一”建设为契机,将产业触角伸向了、欧洲、等农牧业资源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不断创新海外发展方式,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和新希望以农牧为根基不同,排名“领军企业”第二位的天翔主攻环保市场。自2008年起,不断通过国际化合作与并购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和境外市场,借鉴吸收美国、奥地利、等的先进环保技术、项目经验来完善环保装备及工艺产业链,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和团队,实现了技术、品牌、市场以及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成立于2009年的成都力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轻资产”技术型企业,201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等多个重大项目的数字多服务指定供应商。

  对于入选“一带一”跨国成长企业,力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对公司国际化发展的一种肯定,2018年将加速拓展海外及外包市场份额,力争将力方打造成为视觉艺术领域的国际标杆。

  说起设置“领军企业”和“成长企业”两个维度的原因,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像新希望、通威这样的企业,一直是本地企业‘走出去’的标杆,他们的各项指标肯定处于领先地位。”该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希望引导、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一带一’建设中来。”

  成都对外经贸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将优先获得促进会提供的政策法律咨询、翻译人才服务、出国等方面的中介服务,还将优先获得四川省、成都市甚至国家重点项目的扶持,获得优先参加国际性项目、投资推介活动的机会。

  作为行业协会,在该负责人看来,成都开展本土跨国公司评定,一方面体现了成都市对“一带一”的执行和对企业跨国经营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将推动更多成都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积极融入“一带一”。

  作为“一带一”建设的重点内容,“贸易畅通”四年来成效卓著,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作为最直接的参与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企业到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例如,成都2016年9月出台的《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通过全球布局、产能合作、跨国成长、丝开拓、平台构筑、保驾护航六大行动,推动企业“走出去”;同年12月底,发布的首部“一带一”重点国家《国别投资指南》,旨在为企业提供信息。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此前在接受记者表示,随着“一带一”建设的持续推进,企业对“走出去”的会更加强烈,成都提前“铺”,能迅速抢夺先机。

  而去年底举行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2018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即是构建引领共建共享新格局,全面加强通道与平台载体建设,加强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能力建设,开展区域协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制度创新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加快构建以向西向南为核心的多层次格局。

  成都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次评定30家“跨国领军和成长企业”,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希望能够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跨国公司培育为重点,以经贸促进活动为载体,打出政策支持‘组合拳’,加快推动企业‘走出去’,促进成都与‘一带一’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