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发展经济学案例pdf

※发布时间:2019-11-12 16:28:2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教学案例 - - 1 发展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案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发展中经济的一些共同特 征。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生产率水平总体低,并且不同地 区、行业、部门参差不齐。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 到960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等国而名列世界 第七位。但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均计算仅有 1000美元左右。生产率水平总体来说较之以往有大幅度提 高,但距离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力水平还很远,仍然存在许 多制约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如资金不足、技术落 后、高素质人才和优秀管理人员缺乏、科研开发能力弱等。 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 上,而中国仅为30%。1997年,我国研究和开发经费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64%,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低 于发达国家2%的水平。而且,中国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不同地 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生产率水平参差不平,甚至相差很 大,许多企业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 段,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 人口增长速度已明显减缓,但人口负担仍然很重。人口 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问题。虽然实行计划生育 - - 2 发展经济学 以来,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口增长率也趋于 缓和,甚至一些发达城市已有连续年份出现负增长率 (如天 津、上海市)。但总的来说,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并未改观, 加之人口老龄化,使得赡养负担很重,而且偏远农村地区高 出生率仍未完全控制。这些都严重妨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失业和隐蔽失业问题日益明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 国的企业吸收和负担了大量富余人员、离退休人员,维持了 数十年的低效率、低工资、高就业的格局,因而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中国似乎不存在失业问题。但事实上企事业单位效率 低下,存在大量隐蔽失业,一旦推行市场经济尤其是推 行人事制度时,失业问题就变得日益明显了。1997年, 我国城镇隐性失业率估计高达20%,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带来了很大隐患。人民生活水平也因此下降。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特征显著。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 元经济结构特点。在中国仍然严重存在,即传统农业部门与 现代非农业部门并存,并且表现得更显著,在农业上存在着 大量剩余劳动,在工业上也大量存在 “隐蔽失业”。农业部 门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 产率,而且使工业部门也得到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 但是,我国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选择了重工业超越发展模 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二元社会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并没有 顺利转移到工业部门,而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而逐年增 - - 3 发展经济学 多,并形成泾渭分明、城乡分割的两大板块。当前我国已进 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过 高,农业劳动力的数量过多,农业经营规模小,劳动者的文 化和科技素质过低,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 国际竞争力较弱。尽管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地位逐步提 高,1998年对外商品出口额上升到世界第九位,但出口结构 和比较优势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而资 本密集型和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中,则竞争力显得 相当薄弱或者说处于竞争劣势。而处于竞争优势的那一部分 与亚洲大多数不发达经济又相重叠和雷同,并且这些产业也 正好是在国际贸易份额中所占比例持续下降的那些产业,其 出口的潜力相对狭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经济已经有了长足进 步,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中国经 济的增长潜力也足以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从基本特征 来看,中国经济仍然明显地带有发展中经济的特点,因而中 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第二章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案例1】没有发展的增长 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曾 - - 4 发展经济学 经是相当快的。拉美拥有反复的自然资源和广袤的沃 野,这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20世纪中叶以后,拉美国家 为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普遍实行了替代进口战略,实现了 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以追求经济总量为主要目标的增长 并没有最终带来经济发展。由于拉丁美洲的储蓄率太低,通 过大举借债、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形成的工业化果实却不 那么甘甜。 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忽视了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外贸 易仍然以粗加工和原材料出口为主,很多拉美国家的出口还 在依靠价格波动很大的少数几种农产品,并且过分依赖于美 欧等国市场,这种以单一经济结构为特点的生产体系迄今仍 然是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基础。 由于太过于依赖反复无常的外国资本,21世纪初,全拉 美国家的外债已超过7500亿美元,每年用于支付外债的资 金将近 1500亿美元。因此,导致财政赤字连年增加,债务 危机严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波动非常频繁。 1982年的债务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货币贬值,1988年拉 丁美洲的经济萧条,2002年继阿根廷持续的金融危机之后, 巴西、乌拉圭、智利等国金融市场开始激烈动荡。 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刻意追求,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的频繁 发生,给拉丁美洲国家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目前,拉丁美洲 - - 5 发展经济学 分化严重,贫困人口达到2.4亿,占全地区人口的1/3, 失业人口超过2000万.此外,还存在严重的犯罪、内战, 成为世界上恐怖活动最为的地区之一。 【案例2】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中国的经济增长按经济体制变化的特点,可以分为 前和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年均增 长速度保持在6.78%,表现为“高增长低发展”;后一阶段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P年均增长速度长年保持在10%左右, 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并且逐步向小康水平迈 进。从经济总量增长的分析方面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要 素贡献如下: 以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从1953年—1995年,我国经济 的年均增长率7.58%。其中资本投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0.62%, 对经济增长总量的贡献率为68.52%,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为 2.7%,对经济增长总量的贡献率为18.21%;技术进步的年均 增长率为1.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3.27%。由于技 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不快,从 1953年—1990 年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速度仅为0.8%。因此,从总体上 看我国并没有摆脱粗放的增长方式,高速经济增长的背后是 高投入。其中资本依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其 - - 6 发展经济学 次是劳动,技术进步作用最小。 但从增长的两个阶段来看,前,从 1953年— 1978年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86%,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 为10.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9%;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 为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32%;技术进步的均增 长率为-1.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32%。由于技术进 步为负值,所以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也为-0.8%。即,改 革前我国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起到了主导作 用,负值技术进步非但没有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反而在一 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增长。这一阶段我国经济活动中生产 效率是极为低下的。第二阶段,从1978年—1995年我国年 均经济增长的速度为10.6%。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为10.36%,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0.6%;劳动的增长速度为2.71%,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31%;技术进步的速度明显加快, 年均增长速度为4.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85%。由 此可见,虽然我国并没有彻底摆托粗放的增长方式,但技术 进步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进步已经超过劳动成为推动经济 增长的第二大因素。 第三章 现代经济发展理论 【案例】中国二元经济的基本特征 - - 7 发展经济学 中国现代工业的产生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直到 1949年才 真正开始全面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二元 结构差别依然明显,实现二元结构的转换的难度很大。按照 中国二元经济演进的特征,其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 段: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1979年底到现在为第二阶 段。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化阶段(1949— 1978) 1949年 中华人民国建国之初,中国的工业总产值 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6.1元。在工农业总产 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 而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7.9%。即使按当 时的标准看,现代化工业只占10%,而农业手工业占90%, 将近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正因为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历 史起点很低,又由于当时特殊的、经济和国际,中 国选择了以为主导、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措施集中体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 一个五年计划中:所建的项目包括电力、钢铁、有色金属、 汽车、飞机制造等,其核心和是前苏联设计和帮助的156 个重点工程。在此期间,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工业基本建 设投资的85%,占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72.9%。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虽然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 - - 8 发展经济学 比较全面的现代工业体系,但却造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从 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看,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 滞后与第二产业;在工业部门内部,轻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于重工业。从二元结构转换的角度看,这种重工业优先发展 战略使得产值的转换速度明显快于劳动力的转换速度。1978 年,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看,我国工业所占比重已达44.8%, 具有人均3000美元以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特征;而从劳动力结 构来看,农业劳动力比重仍高达73.3%,是人均200美元以下 农业国的典型特征.同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给我国的二 元结构发展带来了两大矛盾: 1、以农业部门长期支持重工业的发展,由于一方面 随着重工业的扩张对农业部门提供积累的需求越来越大,另 一方面农业部门过度向外输出剩余产品,极大地了农业 再生产的扩大,从根本上了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 基础。 2、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积累。轻工业具有劳动密 集型的特点,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极大地了轻工业的发 展,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了极大。结果,随 着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农业生产率长期停滞,剩余产 品率趋于下降,使得在传略下发动的每次工业化, 都因农业无法支撑而宣告结束。 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进步建立在强制 - - 9 发展经济学 地保持农业落后的前提基础之上,所以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 特征比任何发展中国家更为强烈。二元结构的强度一般用农 业与非农业产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衡量。美国著名数理 统计专家库滋涅茨的统计研究表明,世界发展中国家这一差 距最大为4.09倍,而中国在1979年却高达6.08倍。 二、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演变过程 (1979—现在) 中国的经济体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 阶段,我国特殊的二元产业背景,始终是影响与发展进 程的基本因素。 1、1979—1984年的农村阶段,我国二元结构矛盾 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六年农村经济中,国民经济增 长的重心沿着农业→轻工业的顺序变化。这实际上是对重工 业长期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发展不足的结构缺陷进行弥 补和纠正。由于农业的迅速增长和农业产值份额的显著提 高,我国相对国民收入度量的二元结构强度,从1978年的 6.08缩小到1984年的3.58。 2、1984—1988年的城市化阶段,我国二元结构矛 盾出现复归的趋势。以相对国民收入度量的二元结构强度, 从1984年的3.58上升到1988年的3.89。导致这一现象的 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农业产值份额的过快下降和农业剩余 劳动力转移速度的下降,以及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资金增密 - - 10 发展经济学 现象。 3、1988—1991年的三年治理整顿时期,我国二元结构 强度继续扩大。1991年,我国三次产业间农业与非农业的相 对收入差距从 1988年的3.89倍上升到4.14倍。促使二元 结构继续复归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逆向变 化,农村工业以资本代替劳动的资金增密趋势仍在发展。 4、1994年迄今的市场化阶段,我国的二元经济结 构矛盾仍然趋于不断扩大,农业没有长久的进步,乡镇企业 发展徘徊。2000年,我国工农业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距从 1991年的4.12上升到6.12倍。 三、影响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城乡的双重人口过剩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转移 2、城乡户籍制约束和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3、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造成了 “低素质屏障效应” 4、城乡双重的就业压力了城乡产业结构的升级 5、农业发展停滞阻碍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6、农村人口比重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了第三产业的发 展 四、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调整对策 不断拉大的二元经济结构,必然会给三次产业的协调发 展,以及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强化的背景条件下,不仅农业生产 - - 11 发展经济学 增长将越来越难以与加快工业化的要求相适应,工业生产发 展也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和重化工发展中资金积累枯竭的矛 盾。由于强烈的二元结构特征,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至今仍然 高达74%,庞大的农村人口规模使全体居民消费中不需要通 过服务产业实现的部分要高得多,从而了第三产业的发 展。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不断拉大,对整个经济的发展 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应采取合宜的调整对策: 1、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选 择相宜的农业技术,强化科技推广力度。 2、 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 同时,进行小城镇建设,合理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有序流动。 3、 重新定位乡村工业,调整产业分布、产品方向和技 术结构,使之向着有利于劳动力吸收和农产品深加工方向转 化,向着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向发展。 4、 调整农业比较利益,采取合宜的农业支持政策。 第四章 资本形成 [案例] 资本的优势 资本社会之所以超越了封建社会,是因为与土地相比, 资本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当形成资本时,就具有了 - - 12 发展经济学 无限增殖的潜力。资本先是一种物,实实在在的物质,如商 品、货币等。但是在商品社会中,资本产生了物的异化,具 有了能够决定物的的力量。天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 ——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分析,其不朽名著 《资本 论》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分析上的精辟,至今还足以给我们 以思想上的启迪。 现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是,比较早地 实现了资本积累。尤其是在现代人类文明发展初期,不少国 家都利用的性的原始积累方法,如在国内对农民进 行,对工人进行剥削,在国外抢占殖民地,资源和 开拓市场。这样的办法容易很快地形成发展的资本。 在现代社会,由于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要获 得资本积累,不可能再使用的手段形成资本积累,所依 赖的是各种类型的社会储蓄资源。闲散的,似乎没有多大数 量的民间资金转变为资金后,其巨大的生命力便能够出 来。因为我们知道,所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资本的支持。资 本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载体,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细胞。 要发展经济,快速的形成资本成为一条必经之 美国经济学家罗格钠 ·钠克斯(NURKSE,R.)系统考察了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和摆脱贫困的途径,提出贫困恶性循 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不是因为这些国家资 源不足,而是存在着一个使贫困国家贫困的多种力量循环 集。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水平资本积累的循环集,发展中国家 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 第五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 【案例】中国人口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 相对不足、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 - - 13 发展经济学 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 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 年代以来,中国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 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 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 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 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 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 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 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将人口发展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 展相协调,与资源利用和相适应。自20世纪90年 代以来,每年召开人口、资源、工作专题座谈会,统筹 考虑,协调部署,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法律、、经济、 行政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和解决人口问题,把发展经济、开 展计划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贫困、完善社 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紧密结合起来。 2003年,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 - - 14 发展经济学 委员会,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更加科学地 制定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2004年初,中国组织多学科 的专家学者,正式启动了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对人 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经济、社会、 资源、的相互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家 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提出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将 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本强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思,为科学 制定国家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实现人 口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人口的现状如下: 一、人口数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00年11月1 日 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31个省、区、直辖 市 (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共 126583万人,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澳门特 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 岛屿人口为2228万总裁做完留在她身体里人。 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2005年1月6 日,中国人口 总数达到13亿(不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省),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中国13亿人 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 - - 15 发展经济学 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 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 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 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 13.7亿和 14.6亿;人口总量 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 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 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 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 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 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带来 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 中国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 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 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 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 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 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 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型肺炎、 - - 16 发展经济学 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 作取得明显进展。 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 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 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 然十分严峻。据估计,截至2003年12月,中国现存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84万,2004年疫情处于从全国 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 中国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 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 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 (其 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 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 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 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 %,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 逐步下降。 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 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 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 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 - - 17 发展经济学 平 (11年)。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 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 率为4.91%,乡村为10.71%。 三、人口结构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 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 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 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 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 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 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 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 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 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 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会。据预测,到2020年, 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 16.1%,80岁以 上老人达2200万。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 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 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 - 18 发展经济学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 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 别比为106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 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 119, 少数省份高达 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 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 娠的》等法律法规,启动了 “关爱女孩行动”,男 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 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 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 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 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 城务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2004年,中国流动 人口已经超过1.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 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 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 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 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 - - 19 发展经济学 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 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 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 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 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 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 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案例1】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开发情况 经过几十年是努力,中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取得了显 著的成就。 1、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初高中 不同层次、门类齐全和城乡遍布的教育体系。与此相适应的 是,小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以及高校 - - 20 发展经济学 招生人数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卫生机构和卫 生技术人员已达到相当的数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 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不断加强,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 死亡率大为下降。 3、人力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使得人力资本在总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中的比重上 升,并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用。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也存 在着明显的不足: 1、国家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据计算,1952年—1988年 间,国家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增量还不足全部教育投 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增量的1/5。尤其严重的是,近年来,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 的比重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1991年为2.85%,1998年为2.39%,而世界上很多国家这一 比例都在5.00%以上。 2、人力资本质量不高。由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 是指固有人力资本的劳动力的知识层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总体上看,中国劳动力的知识层次不高,据第四次人口普 查,1900年,在中国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 度的仅占 1.9%,中专和高中为11.2%,而初中、小学和文盲 - - 21 发展经济学 和半文盲分高达32.6%,37.6%和16.8%。中国劳动力的知识 运用能力也不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学校教育大多以升学 为主要目的,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这使得 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创造和操作能力,降低了人力投 资的效率。 【案例2】中国人力资本存量 1952年全国总人力资本(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 年数与 15-64岁人口的乘积)为3.52亿人年,到 1978年 达到21.4亿人年,增长了5.1倍,到2000年达到66.5亿 人年,比 1952年增长了 19倍,比 1978年增长了2.1倍。 中国总人力资本存量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980年的17.6%提高 到2000年24.0%。这相当于印度的1.95倍,美国的2.79倍, 俄罗斯的5.91倍,日本的7.34倍。2000年我国城镇总人口 45844万人,劳动年龄人口3.2亿人,平均受教育年数约为 10年,总人力资本为32亿人年,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为 50.7%)也不同程度大于上述国家。这表明,中国已经是世 界上总人力资本最大的国家,也是总人力资本增长最快的国 家,美国需要花60年时间才增长了一倍,而中国只花了20 年时间。 【案例3】发展中国家儿童辍学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发展中国家儿童辍 学严重。一般入学第一年辍学率为24%,第二年后为8%, - - 22 发展经济学 第三年后为7%,完在学业的仅有61%,辍学儿童中以女童 居多。据2002年的统计,妇女占到全球成年文盲人口的三 分之二,1.1亿辍学儿童中,56%是女童。 2、女童教育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 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国务院2001年5月22 日发布的《中 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 适龄女童入学率已达 98.8%,小学的辍学率从 1990年的 2.77%下降到1997年的1.01%。但女童失、辍学率仍高于男 童,约占整个失、辍学的70%。现在,全国到底有多少 失学之苦的女童,也许,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回答这个 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受惠于“春蕾计划”115万人次失 学女童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来推算这个队伍的庞大。女童 失、辍学率大大高于男童的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今社会 性别不的现实。因而,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基础教 育中的性别差距,普及教育,已经成为实现社会性别必 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 【案例1】处理和解决 “公用地的悲剧”及其解决 自从哈丁(Hardin,G.)富有感染力的文章1968年在 《科 学》上发表以后,“公用地的悲剧”就成为刻画退化的 - - 23 发展经济学 一个术语。戈德温(Godwin,K.)和谢泼德(Shepard,B.) 把哈丁的文章称作是“社会科学家描述问题和资源问题 的主要框架”。哈丁在文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形:有一个对 所有人的公共牧场,每个的放牧者都想在公共牧场 放养尽可能多的牲畜,因为每个放牧者从其牲畜那里获得直 接利益,而只承担由于过度放牧所产生的成本的一部分。当 每个人都这么做时,牧场由于过度的放牧造成退化的灾难就 会发生。哈丁地总结道:“这就是悲剧所在。每个 人都被锁在一个他在有限范围内无地增加牲畜的 制度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在公用地 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哈丁并不是 注意公用地悲剧的第一人。亚里士多德很久以前就说过:“最 多的人共用的东西得到的照料最少,每个人只想到自己的利 益,几乎不考虑公共利益。”戈登 (Gorden,H,S.)也在1954 年提出了公共渔场的类似例子。不过,哈丁把这种理论扩展 到对人口增长、污染等问题的解释。在问题日益严 重的今天,由于 “公用地”的普遍意义,“公用地的悲剧” 已被用于描述各种类似问题的分析上,诸如污染问题、资源 管理、国际合作、问题等。“公用地”的概念可以包括 大气、海洋、自然循环、食物链等,而放牧者可以是一个企 业、跨国公司或一个国家的象征。在相互联系愈来愈紧密的 世界里,局部利己行为的集合或追求短期利益的经济繁荣, - - 24 发展经济学 可能导致人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 从分析方法上看,哈丁的理论已经形成了任意个人的公用 地两难困境的博奕。在的公用地中,放牧者所面临的决 策与囚犯两难困境博奕中每个囚犯面临的决策有相同的结 构。对在这个两难困境中的每个局中人来说,“不合作”策 略牢牢地压倒 “合作”策略,但是每个人选择其 “最佳”的 个人策略所达到的均衡,不是共同的最佳效果。每个博奕者 都试图得到最佳的结果而避免最坏的结果,而最终得到的是 次坏的结果。许多学者对处理和解决 “公用地的悲剧”进行 了探讨。哈丁在以后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唯一的选择是人们 必须响应个人之外的强制力量,即国家应作出努力来解 决 “公用地的悲剧”。奥尔森(Olson,M.)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没有外部强制和对个体的特殊激励,将不会有成功地提 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海尔布伦纳(Heilbroner,R.L.) 等人提出应由中央对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系统进行控制 的。然而,其他的分析家则以同样有力的词语要求在任 何资源共有的时候,强制实行私人产权。史密斯 (Smith,R.J.)认为:避免有关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的公用 地悲剧的唯一办法,是通过建立私人产权制度来结束公共财 产制度。我们认为,由中央管理或私人产权制度并非解 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利用多种方法突破 社会的两难困境。具体来说,需要综合运用三种方法处理“公 - - 25 发展经济学 用地的悲剧”:第一,明确公用地或公共资源的产权,或利 用领地划分的方法使个体或组织对公共资源的清晰可 见。第二,通过建立权威或提供一定的制度安排来进行资源 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第三,利用信息或制定规则等手段改变 对策结构,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增加群体中个体的合作。 日本的平野、长池、山之家村的发展就是一个避免“公用 地的悲剧”的成功案例。许多世纪以来,日本一直存在大量 的公用地并主要由当地村民进行管理。平野、长池、山之家 村三个日本村庄地处能区分许多小气候的山脉上。农民耕种 自己的私人土地,公用地出产各种对当地农民有价值的农产 品。在早期,每个村庄都由村民大会管理,而村民大会通常 由在村庄中有地位的家庭的户主组成,每个村庄规则明 确哪些土地属于公共所有,哪些土地属于私人所有,规 则明确哪些人有权使用公有土地。每个村庄多有一个详 细登记的数目的家庭,未经允许,家庭不可分割,进入 公用地的则按比例授予每个家庭。结果,会的家庭 在进入公用地方面没有利益。这样,人口增长率极低 (1721-1864年间仅为0.25‰),村庄内的所有权形式也处 于稳定状态。除了一切土地的所有权情形之外,村民大 会也制定了详细的分享规则,以各种方式了家庭可从公 用地获取多少有价值的各种产品。在进入公用地时,人们要 遵守一定的规章,以确保自行繁衍的成熟的动植物群体能保 - - 26 发展经济学 存下来。这个案例的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面临公 用地两难困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通过 明确产权和建立权威等规则来改变他们所处情况的结构。 【案例2】退化和人口迁移与产权的作用:印度的案 例分析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人们看到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和 消费的大量废弃物和由于森林退化和土地等而造成的 自然资本加速减少是当前的两大主要问题。印度和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主要是第二种情形了的支 撑能力,因为贫穷引起了高人口增长率对的巨大压力, 而自然资源产权的变化能增加支撑庞大人口的能力。人 口迁移、产权变化和退化之间的联系可以借助于一个即 时均衡系统来说明,其中农村迁出人口、退化及土地产 权是此系统的内生变量。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对农村土地和水 资源的压力;退化会增加农村人口的外迁;土地及其他 公有资源的产权变化能农村人口的外迁,因为农村人口 向城市流动是基于农村与城乡收入差异及城市就业状况等 原因造成的,一旦农村产权制度的变化减少了城乡差距,农 村人口外迁就会减少,同时城市的也会因此得到好转。 由此,乔普若(Chopra,K)和古拉特(Gulati,S.C.)等人研 究了印度89个贫瘠地区上述关系的状况后发现,通过产权 - - 27 发展经济学 制度的明确或对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更改,投入 的劳动开始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并有可能保持较高的消 费水平,这使人口迁移的决策发生改变,同时增强了农村环 境承受庞大人口的能力并影响了城市的改善。这些产权 的变化包括:明确耕地的产权以及拥有公有资源的人群范 围;以契约的形式团体的义务和责任,制定 “游戏 规则”,包括实行轮作制和圈养牲畜;逐渐形成上述规 则实施的机制等。在1980年至1991年,加汉豪斯巴、阿加 姆、阿姆德格、尤得坡等区域出现了人口外迁减少,改 善,参与指数提高等情形。 【案例3】亚马逊森林的命运 巴西亚马逊森林是世界上目前仍然保留着的最大原 始荒野。亚马逊生态区占巴西国土的60%,森林面积400万 平方公里,其中雨65%,林区木材总量占世界木材总储 蓄量的45%,生类占世界总数的1/5,淡水资源占世界 总量的18%。亚马逊流域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的影响举足 轻重,被称为 “地球之肺”。地球失去亚马逊森林将来会加 速温室效应,进一步变暖。巴西拥有世界上品种最多的生物, 亚马逊森林一旦消失,这些生物也将随之而去。 然而,亚马逊雨林目前正遭受严重的,毁林速度 惊人,以每年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开垦。截止2002年 - - 28 发展经济学 ,亚马逊地区被毁森林面积已达60万平方公里。有专家估计 ,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亚马逊森林可能在20年内消失。造 成雨林大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毁林造田现象十分普遍,缺 乏有效管理,无序采矿、修、建房,人为或自然引发的大 火都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虽然如此,巴西为发展经济 ,还将耗费巨资实施 “”计划,在亚马逊地区兴建公 、铁、水力发电站和房屋,这无疑将加速亚马逊森林的 。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当有朝一日亚马逊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的言论。用户名:验证码:匿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