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绿色经济缺乏规划一哄而起隐忧初现概要

※发布时间:2019-9-18 9:27:5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绿色经济缺乏规划一哄而起隐忧初现概要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绿色经济缺乏规划一哄而起隐忧初现概要

  绿色经济缺乏规划 一哄而起隐忧初现 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浪潮引领下,国内许多地区对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热 情高涨。但由于整体战略规划滞后,地区间、行业内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问题 突出,无序发展现象已出现苗头。由于产业发展缺乏明确指导,地区间发展缺 乏统筹规划,一哄而起的风险令许多业内人士深为担忧。 自去年以来,国内许多地方纷纷推出了打造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 的计划,并大干快上,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风电、太阳能等行业的过度投 资。同时,各地都在加快对当地风场资源的开发,在对资源开证规划不充 分的情况下便匆忙上马,或者“以资源换项目”,追求眼前的所谓“绿色”增 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新兴煤化工等许多新能 源产业在我国的起步几乎都走过了或正在经历同样的历程:高额利润—— 疯狂投资——产能过剩——最终泡沫破灭。拿风电项目来说,业内人士透露, 由于相关发展规划基础不牢,对产业的发展缺乏明确指导;而相关投资商为抢 资源“跑马圈风”,自身也没有在科学规划上补课,甚至未考虑电网接入条件 就盲目上马项目,导致国内一些风电场比预期少发电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 资源勘探不够充分,技术线、设备选择不够慎重,加之“盲目圈风”、“炒 买炒卖”等现象,使得一些风电场的项目投资收益低下,有限的风电资源被白 白浪费。 采访中,一些专家、官员与企业家均认为,能源战略是国家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中之重,我国能源发展正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不可错过。应站在全球 高度制定一个长远的、符合国情的、操作性强的“整体能源发展规划”,统领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从而避免各地打着“绿色经济”的大旗,盲目跟风,造成 新一轮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有关人士强调,新能源规划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过去“规划没有变化 快”,这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一大怪现象。当前绿色经济在全球方兴未 艾,我国在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方面不能落后,前者会形成新标准,后者 会形成新规则,当务之急是必须以国际眼光、前瞻性地进行规划,以有效引领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详细报道一: 绿色经济浪潮高涨 一哄而起隐忧已现 我国绿色经济目前已初具雏形,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规划滞后无序发 展、未能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自主核心技术短缺等三大制约因素。专家 指出,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必须突破这三大瓶颈。 无序发展潜藏“过度绿色”的风险 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浪潮引领下,国内许多 地区对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热情高涨。但由于整体战略规划滞后,地区间、行业 内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序发展现象已出现苗头。 自去年以来,国内许多地方纷纷推出了打造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新能源 的计划,并大干快上,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风电、太阳能等行业的过度投 资。同时,各地都在加快对当地风场资源的开发,在对资源开证规划不充 分的情况下便匆忙上马,或者“以资源换项目”,追求眼前的所谓“绿色”增 长。产业发展缺乏明确指导,地区间缺乏统筹规划,一哄而起的风险引发许多 业内人士的担忧。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中国风电增长速度 迅速,但在 1200 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当中仅有 800 多万千瓦实现了正常发电, 1/3 处于不发电或者是发电不能上网的闲置状态。目前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大多 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会出现预期增长还很难 说。 这其中,除了并网瓶颈外,国内一些风电场比预期少发电的现象比比皆 是,资源勘探不充分,技术线、设备选择不慎重,加之“盲目圈风”、“炒 买炒卖”等现象,使得许多风电场的项目投资收益低下,有限的风电资源被白 白浪费。 气象经济专家分析说,我国的风能发展规划基础不牢,对产业的发 展缺乏明确指导;而相关投资商为抢资源“跑马圈风”,自身也没有在科学规 划上补课,甚至未考虑电网接入条件就盲目上马项目。例如风电场选址,所必 需的可靠的风资源数据很匮乏,而掌握风资源数据并其准确性是确保风电 场投资成功的关键。而且,未经科学规划而建的风电项目,也会给电网安全运 行带来隐患。 他认为,对风电的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电网系统的接收、消纳 能力和市场。这对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我国 环保产业同样面临类似困境,尽管从 1997 年到 2008 年,我国环保产业收入总 额从 459 亿元增加到 7900 亿元,但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我 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缺乏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未能充分发 挥行业协会作用,造成对其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不力。 有关专家指出,无序发展潜藏“过度绿色”的风险,因为发展绿色新能 源要付出一定成本,还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即产能过剩带来的浪费。发 展环保绿色产业是件好事,但投入很大,回报期长。地方或企业必须从经 济回报、社会回报上都要有明确的数据来量化管理,并随时关注市场的动向。 避免“高压线”变成“猴皮筋” 缺乏行之有效、体系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大 “软肋”。长期研究英国等欧盟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叶学平博士说,与欧盟部 分国家相比,一方面国内缺乏发展绿色经济的系统规划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整体 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对既有的如节能减排中的万元 P 的能耗减少量等指标, 也缺乏达成这些目标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和严明的惩措施。 记者在川赣鄂苏津冀等省市走访调查发现,自中央公布 4 万亿经济刺激 计划后,各地投资热情高涨,但一些“两高一资”项目又酝酿重新上马;一些 被环评否决的项目又改头换面通过“绿色通道”审批;甚至仍有不少项目仍在 试图先把“生米做成熟饭”。法专家曾刚博士说,这说明我国亟待建立有 有惩、赏罚分明的法律法规,强化执行力度,避免法律政策“高压线”变成 可松可紧的“猴皮筋”。 他分析说,虽然我国目前有《保》等强制性行为规范,承担着 的约束作用。但由于这些法律规范内容的宽泛性,往往给污染企业和 地方带来“钻”的灵活性。要减少乃至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必须不 断完善自身的法律体系,提高可操作性,相关部门的执法也要严格依律、一以 贯之地进行。不仅对新上项目要继续严格按绿色经济的标准审批,对于加快淘 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必须依法 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现有的一些政策措施,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引导激励作用,仍然有改进余 地。江苏省政协副周健民分析认为,当前盲目上马新能源项目的现象之所 以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推广新能源可以获得相当的财政补贴,拉动地方就 业和经济数字增长,而对实际运行成本和长期收益、乃至如何真正发挥新能源 的社会效益考虑较少。一些专家认为,与其过多在生产、设备环节的补贴,不 如应当考虑加大向市场应用、使用环节的补贴,通过“倒逼”机制引领产业健 康发展。 湖北省恩施州州长杨天然认为,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应系统设置市场准 入的绿色门槛。包括各种绿色技术、质量、安全、消耗、、程序等各种规 范标准,兴办企业进行生产活动、购买商品进行消费、筹集资金开发建设,都 必须遵循这些规范。 另外,要按法律法规、具体规划标准,建立强有力的惩治机制,重点解 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可行的措施包括通过重税、取消财政 补贴等办法经济主体放弃高污染高浪费经济行为。同时通过资源价格 等经济措施,把污染、资源消耗等给社会的生态成本内化为企业的生 产成本,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从而和鼓励绿色生产 和消费。 核心技术卡了脖子 发展绿色经济,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和集成是基础。分析说,新 能源发展在中国刚起步就出现危机,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新兴煤化工 几乎都走过了或正在经历同样的历程:高额利润——疯狂投资——产能过 剩——最终泡沫破灭。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没有核心技术。 如中国组装一台风机有 20%的核心部件需要进口;光伏行业的原料依赖 进口,原因就是没有生产多晶硅原料的核心技术“国家基础性投入不足是重要 原因之一,”浙江正泰太阳能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博士说,应该在国家层面 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在扶持现有的大型企业的同时,应加大对技术前景好、研 发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另外,要提供专项资金,建立国家能源研究 室,支持大学以及私人机构的新能源研发部门,帮助其提高新能源的可靠性研 究并攻克关键技术挑战。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在新能源这个新兴产业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据我 所知,全国现有风电人才中受过专业教育培训的不足 50 人。目前我国仅有华北 电力大学一所学校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专业。”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马学禄 说,缺乏人才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风电产业虽然现在上马快,但不久的将来 一批企业也会倒得快。 马学禄说,我国可再生能源教育、研发机构严重缺乏,风电生产设备基 本模仿欧洲,但“往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国与欧洲的自然 差异性很大,主要表现在我国温差大、风况较剧烈、风沙大等方面,这些研究 不透,有可能使我国风电行业受到致命打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国内新 能源企业间高薪挖人、人才跳槽频繁现象比比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有人 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大障碍。 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说,为发展绿色经济,美国 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今年就决定,计划在 5 年内投资 7.77 亿美元在 36 个州的大 学、国家实验室、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公司等成立 46 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近 期,美国能源部就将拨款 1500 万美元,在亚利桑那大学建立能源前沿研究中 心,研究灵活、超薄的光电接收器。南卡罗来大学将获 1250 万美元拨款, 建立能源前沿研究实验室,主要开展工程设备材料的研发。 专家认为,发展绿色经济,国家应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各新能 源领域,在节能减排领域,列出科研攻关的重点,予以重点支持,以招标形 式,公开、透明、地支持有特色、有基础的科研机构及企业积极攻关;同 时,应当注重吸引借助全球智力资源参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采取有效的激励 措施,面向全球吸引人才、支持培育重大新技术研发应用。 相关链接 大国抢占绿色经济竞争制高点 新能源是新一轮的国际战略博弈的制胜点。绿色经济,将比以 前三次工业意义更重大,影响更深远,是 21 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 会和的总体。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的经济振兴计划,集能源、、气候于一体,有 一半以上涉及到能源产业,希望通过能源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再造美国经 济增长。 美国新在其 827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提出,在未来两年将用 1000 亿美元,约合美国 P 的 0.7%用于绿色经济恢复计划,其中包含 200 亿美 元用于清洁能源免税,320 亿美元用于升级电网促进清洁能源利用,160 亿美元 用于降低公共建筑能耗。美国在其提出的“绿色振兴计划”中,将建立 1500 亿美元的“清洁能源研发基金”,在未来 10 年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开 发,使整个社会经济加快向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经济转型,带动整体经济增 长。 据中国国际与发展合作委员会首席顾问专家技术支持组统计,欧盟 将在 2013 年之前投资 1050 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 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在其绿色经济方案中提出,要扩大绿色经济市场,对友好型企 业实行零利率的贷款政策,创造 100 万个新的绿色就业机会。 绿色经济不仅成为欧盟、日本、美国三大经济体的未来经济的主力引 擎;而且是他们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绿 色关税(碳税)、绿色贸易壁垒等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引导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发展 绿色经济的经济武器。绿色正成为市场准入的标准和竞争取胜的必备条件:绿 色将成为未来产品是否环保、是否被市场消费者接受的标准;成为相关产业是 否有竞争力的法宝;并成为市场通行的规则。 据汇丰银行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统计,从全球经济刺激方案看,估计 投资计划总额达到 2.8 万亿美元,其中与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投资即绿 色投资总额达到 4360 亿美元,占总投资的 15.6%。 详细报道二: 能源发展一大怪 “规划没有变化快” 一些专家、官员与企业家认为,能源战略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 重,美国等主要国家纷纷制定或调整能源战略。我国能源发展正面临重大挑战 和机遇,应站在全球高度制定一个长远的、符合国情的、操作性强的“整体能 源发展规划”,以此为“抓手”,统领绿色经济发展。 多个国家“绿色新政”围绕能源战略 采访中,一些专家认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世界主要国家推出了一系 列“绿色新政”,而其核心多是围绕能源战略而制定的。在新一轮能源到 来之时,以怎样的实施怎样的政策,如何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将 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和未来国家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国今年接连推出以能源为核心的计划令人瞩目。1 月 25 日,美国白 宫发布一份奥巴马总统论述美国经济恢复和再投资计划的报告:在未来 3 年内 将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能力再提高 1 倍;新建 3000 英里电网传输新能源。2 月 26 日,奥巴马向提交了总额为 3.6 万亿美元的 2010 财政年度预算案,这份预算案包括了被美国称为最具雄心的世纪提 议,即奥巴马决定推进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和气候计划,强制污 染方排放自负。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奥巴马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未来的经济复苏 需要造就一个超过二三十万亿美元价值的大产业才能拉动美国经济的再次崛 起,它不但要涉及所有美国人的利益,也要关乎美国的发展方向,为此,大体 量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就是最好的引擎。目前已公布的美国能源政策只是奥巴 马能源战略的表面文章和先遣,奥巴马的战略目标应该是要用未来 815 年内将美国用于进口石油等的资本建造美国的太阳能电站,风力电站和地热 电站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再造美国富有竞争力的能源产业,增加新的就业机 会。 “美国之所以对能源那么强调,不单是能源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全 球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一位专家表 示,从 18 世纪后期以来的历次经济长波中,中国都是旁观者、跟随者,现在处 于再生能源变革的时候,在这方面我国有一定的基础,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处于 世界领先,如果有机会和美国并驾齐驱,中国应做好准备。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不久前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明确无疑的挑战,同时也将在 下一个世纪里成为商业领域最强有力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这是一个“必 须牢牢抓住的机遇。” 有关专家认为,在危机的冲击下,虽然中国也选择了能源产业的升级改 造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领域,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转型并未将能源产业 作为主力产业,也没有明确表示将能源产业的变革作为一场新技术来经 略。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说,金融危机为中国创造的最大的历史机遇就是以创 新性的技术彻底中国的能源体系,而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就有可能失去一 次主导全球新技术的历史机遇。 “我国加快绿色经济发展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以整体能源规划作为 ‘坐标系’可能是一个最佳选择。”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郁 聪、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等专家认为,这样可以一举四得:一 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能够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二是应 对气候变化,通过能源“杠杆”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 可持续发展;三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四是调 优能源结构,确保我国未来能源安全。 “小脚穿大鞋”同样不利于产业发展 专家指出,制定整体能源战略规划应具备长远眼光,避免出现像过去的 “大脚穿小鞋”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兼顾当前、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小脚 穿大鞋”同样也不利于能源产业的发展。那么,应选择怎样的着力点?综合多 名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观点,一是体现对传统能源清洁化的力度加大,二是 体现加快新能源发展的创新支持。 “能源战略首先应符合基本国情。”一位资深电力专家认为,我国正处 在总能耗急剧增长的重化工业阶段,在较长时期内工业用能还要靠大火电、大 水电。我国能源的基本现实是“缺油少气多煤”,东西部经济水平和资源布局 不均衡。到 2050 年,煤仍将是我国能源的主力,虽然煤在总能源中的比例可能 会由现在的 75%下降到 60%左右,但总量仍会不断增加。由于以可再生能源置换 目前的燃煤为主的能源体系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推进清洁煤的 计划与发展可再生能源同等重要,这个发展也是从传统能源到可再生能源发展 的必然过渡。 “从发展趋势看,加快新能源研发和利用是必由之。”中国可再生能 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认为,整体能源规划必须加快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当前 应突出关键技术的研发,努力实现突破,同时瞄准市场,推进产业化,在大规 模推广应用上取得切实进展。专家们认为“规划没有变化快”,已经成为我国 新能源发展的一大怪现象。当前绿色经济在全球方兴未艾,我国在能源技术革 命和制度创新方面更不能落后,前者会形成新标准,后者会形成新规则,当务 之急是必须以国际眼光、前瞻性地进行规划,有效引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一些专家,发展我国新能源产业,最关键的是通过加大科研投入, 促进关键技术突破并推动产业化;同时应瞄准市场,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上取得 切实进展。市场问题是新能源产业能否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关键因 素,一方面应通过上网电价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配套完善,使市场主体通过 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可图,提供持续有效的市场需求,使新能源企业有动力进 一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努力扩大终端消费,通 过大力绿色消费和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引导和支持市场消费,让企业 和百姓用得起,用得好。 不应忽略传统的节能技术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制定整体能源战略规划要有明确、具体的方向性选 择,应该选取利于操作的“切入口”。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些。 ——“节能”应该成为整体能源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 工业、建筑,还是照明,都有巨大潜力。例如,如果将单层玻璃变成双层玻 璃,将白炽灯换成日光灯,或直接换为半导体 LED 灯,全国数以亿计的家庭, 数以十亿计的微小节能,显然胜于几个“风电三峡”。由于中国将来能源需求 增长的重要动因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民生活用能的增加,太阳能热水器、农 村小沼气等非商品能源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力。目前,这些传统的、小规模节能 技术容易因不是“高科技”而被忽略。但如果国家研发投入包括此类常规技 术,其市场竞争力和能源生产绩效可能远高于高科技的风电。 ——新能源发展应体现分类指导原则。风电、光电、生物燃料乃至于核 电,代表着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应增加研发投入。要克服当前大规模商业化 利用的市场障碍,需要战略性地加快国内外市场培育,从而拉动其技术进步。 同时应根据经济技术进步快慢、能源生产成本的下降速度相应地发展,要防止 超过经济技术能力的“”,避免拔苗助长。 ——还应体现“大能源”战略,将电网纳入整体能源规划的关键 点。有关专家认为,新能源应用的前提也需要电网,这个是以接入多 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提高传统电网体系的能源效率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第 一挑战和机遇,它将推动传统电网体系升级为信息化的水平,有可能造就一个 与传统电网体系规模相当的创新架构。据专家预测,实现电网信息化的体系创 新,每年可以节省 5%—10%左右的电力资源。专家,应以现有的国家对电 网的投资为基础,解决民用网、网和军用网三网捆入电缆线运行的问题, 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中国电网的资源。村子情事

  财成国际